,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。據(jù)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
,因仲夏登高
,順陽在上,五月是仲夏
,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
,故五月初五亦稱為“端陽節(jié)”。此外端午節(jié)還稱“午日節(jié)
、五月節(jié)
、龍舟節(jié)、浴蘭節(jié)
、詩人節(jié)”等
。 端午節(jié)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節(jié)日。
端午節(jié)起源于中國,是古代吳越地區(qū)(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)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(jié)日,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。
3.賽龍舟
“龍舟”一詞,最早見于先秦古書《穆天子傳》卷五。在過去,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,多祈求農業(yè)豐收、風調雨順、去邪祟、攘災異、事事如意,也保佑劃船平安。
4.包粽子
端午節(jié)吃粽子,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(tǒng)習俗。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"粽籺"、“筒粽”。其由來已久,花樣繁多。
5.戴香包
戴香包頗有講究。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,一般喜歡戴梅花
、菊花、桃子
、蘋果
、荷花、娃娃騎魚
、娃娃抱公雞
、雙蓮并蒂等形狀的,象征著鳥語花香
,萬事如意
,夫妻恩愛,家庭和睦
。